一、纯滞后
原因:测量元件安装位置不当及测量仪表本身特性
危害:测量信号不能及时反映被控参数实际值,引起测量动态误差,降低控制质量 减小和克服:合理选择测量元件及其安装位置;设计控制方案
二、测量滞后
原因:测量元件本身的特性(如惯性)
危害:引起测量动态误差,测量值与真实值产生差异,调节器将按失真信号控制
减小和克服:选用快速测量元件,其时间常数在控制通道时间常数的1/10以下;正确选择测量元件安装位置,安装在被控参数变化较灵敏的位置;在测量变送器的输出端引入微分环节。
三、信号传送滞后(主要指气压信号)
原因:距离
危害:调节器不能及时获得测量信号,也不能及时将信号传送至调节阀
减小和克服:尽量缩短信号传递管线,一般不能超过300米;应用气—电和电—气转换器,将气压信号变为电信号传送;在气压管线上安装气动继电器,或用气动阀门定位器,以提高气压信号的传输功率,减小信号传送滞后。